来,一起商量出个对策,南京究竟是守还是弃守?”
&esp;&esp;说完,唐生智便目光灼灼的看着罗卓英。
&esp;&esp;罗卓英如果还有点血性,这时候完全可以顶回去,甚至还可以摞一句话,要走你走,反正我不走!然而很遗憾的是,罗卓英也没有这个勇气!
&esp;&esp;沉默了片刻,罗卓英还是软绵绵的说道:“那就还是弃守吧。”
&esp;&esp;话音才刚落,刘兴、桂永清、王敬久、孙元良等人纷纷附和。
&esp;&esp;在场的十几个军长、师长,就只有36师师长宋希濂没有吭声。
&esp;&esp;于是,弃守南京的决定就这样定下来。
&esp;&esp;临离开之前,唐生智还很无耻的发表了一番撤退宣言。
&esp;&esp;唐生智对着与会的十几个军长、师长慷慨激昂的说道:“战斗不是在今日结束,而是在明日继续,战斗不是在南京卫戍中结止,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区无限的延展,请大家记住今日的耻辱,为今日的仇恨报复!”
&esp;&esp;发表完演讲,唐生智就带着卫戍司令部的大部分人员率先过江。
&esp;&esp;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也没有回自己的部队,借司令部的电话给教导总队的参谋长邱清泉打了个电话,让邱清泉联通知正在紫金山各个山峰跟鬼子激战的部队,然后就跟着卫戍司令部过了长江。
&esp;&esp;跟桂永清采取一样操作的,还有王敬久、俞济时两人。
&esp;&esp;总之,即将陷落的南京就像一面照妖镜,照出了党国这些高级将领的真面目!
&esp;&esp;随着唐生智的逃离,随着桂永清、王敬久等高级将领的率先逃离,整个南京的十几万国军精锐便立刻陷入混乱。
&esp;&esp;消息传开,几乎所有的部队都放弃抵抗,一窝蜂的涌向下关码头。
&esp;&esp;这个时候,唐生智此前为了坚定抗战决心所做的销毁船只的举措,开始显现出灾难性的后果,仅有的少量渡船很快被高级将领抢走,最后一艘渡船也被74军军长俞济时抢走,等到城内的十几万国军精锐涌到的时候,码头上已经再找不到一艘渡船。
&esp;&esp;保卫南京的十几万国军,瞬间陷入绝境!